职场资讯 > 职场人物 > 正文

钱大群:帮助中国企业做好转型

2012年08月13日 06:08建材网

  由北京青年报社、英才杂志社、新浪网等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第11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共同推出了2011年度“具价值管理榜样”。作为年会成果的沉淀,此次,本报选择十家各具特色的“榜样”企业,就其管理“绝活”或独特的企业发展之道,做出深入、全面的采访报道。本届年会主题为“均衡智道”,我们也希望此次系列专题报道,可以汇聚榜样企业的智慧,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贡献一份力量。
  
  榜样·故事
  
  钱大群认为中国还需要更多的企业迅速发展为现代企业,只有这样,国家的经济转型战略才能够落实下来,转型过程才能够平稳顺利。
  
  2011年,IBM公司迎来“百年华诞”,其董事长兼CEO彭明盛在一次演讲中谈到,熟悉IBM历史的人们,惊讶的往往不仅仅是公司历史之长,而是IBM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的事实。1911年创立以来,IBM曾带领全球进入主机时代、PC时代、电子商务时代,以及今天的“智慧地球”时代,无数的企业经营者都想知道,IBM到底是如何做到的?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表示,历经百年洗礼,IBM已经掌握了持续转型、不断创新的能力,而制胜关键是掌握了变与不变的艺术。
  
  企业要知道什么能变,什么不能变
  
  IBM在百年历史中也发生过几次起伏,1990年代初期一度处于破产边缘,但1993年至2008年期间,IBM在先后两任CEO郭士纳、彭明盛带领下实施了浴火重生的转型和创新,重返世界之巅。2008年年底,IBM提出“智慧的地球”愿景,开启了第三次转型,向更大的成功迈进。
  
  钱大群认为,所有的企业都会面临顺境、逆境,而企业要知道自己什么能变,什么不能变,“不能变的那些就是你这个企业的基因,就是企业的命,命是一定要坚持的,其他的都可以变。而且你该坚持的越坚持,那么该变的就越容易变,这就是有坚持才能善变化。”
  
  他总结到,IBM转型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始终牢牢把握企业领导力建设,使之与企业转型战略紧密结合。例如1993年至2002年靠前次转型期间,当时的CEO郭士纳强调,领导团队不只要做好日常工作,更要“渴望成功的动力”,要有对“事业的热情”;不只是要有计划,更要注重执行、注重实效。正是这样一种领导力文化,帮助IBM摆脱困境,重新走上正轨。
  
  提出“智慧的地球”愿景后,IBM开发的领导力素质体系从领导层扩展到员工,要求每位员工都应当具备拥抱挑战、作客户的成功伙伴、全球协作、大局观和系统化思维、建立互信、以理服人、持续转型、注重沟通实效、帮助同事取得成功等九项特质,帮助自己和企业实现成功。
  
  企业转型能力
  
  是自身管理总水平的反映
  
  过去十几年来,IBM一项主要业务就是为企业创造和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在全世界范围内帮助数十个行业内的企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企业转型不是一项孤立的能力,而是企业自身管理总水平的一个反映,”钱大群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企业做得越“好”,转型能力就越强,在经济转型中的主体性作用就越强,但是这个“好”不能简单地用规模、发展速度和盈利状况来评价,而是一种类似“综合国力”那样的总体水平,“IBM会用"现代企业"这样一个概念来描述那些综合发展水平高、主体性强、能够与时俱进的企业,而且IBM一直在努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钱大群认为,从IBM公司自身的实践,以及帮助其他企业转型发展的经验来看,做好现代企业,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等。但是其中较重要的出发点,就是企业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理念,并将其作为它所有政策和行动的前提。
  
  “普通企业可以仅仅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但现代企业决不能止步于此,必须有一套有高度的、健康的、符合公众利益的理念,这样的理念才能够长久存在。光有理念还不行,更重要的是把理念渗透到公司的价值观念和组织决策管理体系里,”他总结道。
  
  在全球,IBM经历了政治、经济、产业和科技趋势的多次剧烈变化,之所以能做到把外部环境变化变成发展机遇,恰恰是因为公司有坚定不变的基础理念,那就是要促进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要促进全球的沟通与合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未来使命是帮助中国企业做好转型
  
  钱大群认为,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随着经济规模的跃升,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严重性也越来越突出。在这三个“不”当中,较根本的问题是“不可持续”。
  
  “中国经济增长对于能源、环境、自然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之巨,远超可持续发展所能承受的水平。如果不能以极大的决心转型,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可能遇到资源环境硬约束,同时面对国内增长停滞和国际环境恶化的双重困扰,”钱大群表示,帮助中国企业做好转型,是IBM在2011年以及未来较重要的一项使命。
  
  榜样·对话
  
  创新也要讲效益
  
  记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以IBM的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在转型方面拥有哪些优势?
  
  钱大群:中国具有进行协作创新的良好条件,国家有先进的创新战略,政府具有巨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有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中外高科技企业在内的强大的创新力量,科技创新资金充沛、应用市场广阔,理应在鼓励协作创新方面做出突破,抓住这一轮科技创新机遇,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记者:科技创新会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钱大群:中国本身是新科技应用的较佳市场之一,如果能够把握住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机遇,它将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难得的动力。中国的领导核心对此有着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认识,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国际科技的前沿趋势,提出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十二五”规划进行了部署,这都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在这方面,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那么下面的关键,就是如何通过到位的执行,将这科技创新机遇切实转变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动力。
  
  记者:近年来国内企业对于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断提高,IBM认为创新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钱大群:新一轮科技创新机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多领域复合交汇,各领域都要拿出自己较前沿的成果和较优质的团队,协作攻关,才能取得成功。
  
  事实上,创新也是要讲效益的,我们需要反思这种“不顾一切的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误区,要追问,在封闭体系中搞出来的创新到底有多少具有实际效益?这种创新过程是节约了还是浪费了社会资源?今天的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复杂系统内的创新过程必须以开放协作为特征,必须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开放协作、多方整合、成果共享的新模式,才能取得成功。
  
  榜样·印象
  
  谈到公司时
  
  总是充满自豪
  
  2007年钱大群刚刚出任IBM大中华区CEO时,正值华尔街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IT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纷纷裁员、重组以求自保,IT分析人士认为,钱大群此时上任前途难言乐观。然而现实却让业界大感惊讶,2008年IBM的营收、获利和股价涨幅均创出历史纪录,其中大中华区的贡献尤为突出。
  
  在跨国公司高管中,像钱大群这样从基层做起的并不多见,30多年前他是以操作员的身份进入台湾IBM工作。升入管理岗位后,他既在总部工作过,又在亚太区经营了十多年,在IBM内部的资历相当深厚。钱大群从来不以此为傲,一直保持乐观、谦逊的公众形象,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说“我们”或“IBM”而不是“我”,但谈到公司时他总是充满自豪,“IBM较骄傲的品牌是"思维"、“机会永远会属于那些有前瞻性、领导性的企业。”
  
  榜样·档案
  
  钱大群,中国台湾人,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数学系,曾于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研究所高级管理课程、IBM全球高阶经理人课程进修。
  
  职位:现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同时还担任IBM董事长兼CEO,彭明盛所领导的IBM整合与价值团队中的成员,为IBM整合的业务模式和IBM价值提供决策支持。
  
  经历:1977年加入台湾IBM公司,担任过一系列的销售、渠道、服务、市场、营运和技术职务;1993年担任台湾IBM公司总经理;2004年在新加坡担任IBM东南亚/南亚区总经理;2007年1月被任命为IBM大中华区CEO;2009年起兼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

人才栏目全新上线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