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职场人物 > 正文

易宪容:低利率是当前经济难以健康发展关键

2012年11月09日 05:11建材网

  今年2月份CPI下降到3.2%,外汇占款增长适度减缓,人民币升值预期变弱,负利率刚“结束”,国内要求利率向下调整的呼声又起。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人指出,这种形势再延继两个月,即4月份,央行货币政策又到利率下调的窗口了。甚至于有人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人事变动看作是这种利率下调窗口启动的政策暗示。再加上一些银行正在调整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更是为这种主张利率下降言论扩展市场。
  
  其实,对于这些数据不应该太乐观,比如CPI下降,并不意味着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减弱。因为,尽管2月份的CPI下降的幅度不小,甚至于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但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上升的诸多因素,并非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已经消失,反之还正在强化。比如过量的货币增长、劳动力工资上升、全国房价迟迟无法回归到理性水平或住房市场性质无法调整等,尤其国际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及国际经济复苏将很快带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这些因素对国内CPI的影响一点也不可低估。加上今年下半年十八大召开的经济增长的政治周期性因素,都增加国内经济稳定的不确定性或复杂性。这些都可能成为推高国内CPI上涨因素。央行对较近CPI下降并不可掉以轻心。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经济中的不少乱象,很大程度上都与早几年过度的低利率政策或负利率政策有关。比如当前GDP的增长个人消费比例低而主要靠投资;房地产上涨过快及泡沫吹得过大;社会财富严重分配不公;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现象无不是与近十年来中国的低利率政策或负利率政策有关。如果政府不能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低利率或负利率政策,不加快中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许多问题只能会越来越纠结,问题越来越严重。
  
  对于中国的低利率或负利率,有人会说,美国、欧洲等国所采取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基准利率更是比中国低。其实,这里有几个问题,一是中国的基准利率与欧美各国的基准利率不是一个概念,两者是不可比性。中国的基准利率是银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而欧美各国的基准利率一般是货币市场拆借利率。二是中国经济条件和环境与欧美各国不同。中国GDP年均增长近10%,而欧美各国不足2%。在这两个条件下,中国银行利率远远高于欧美各国是正常的,而不是与这种国家的银行利率不相上下,比如美国与中国的按揭贷款利率差别就小。
  
  还有,近十年来,中国低利率或负利率到了什么程度?在1997-2003年,中国平均实际利率达到3%以上,但2003年11月开始,到2012年1月,中间有99个月,但负利率时间就有58个月,负利率占近5年时间,占这段时间比例为60%。2008年2月较高负利率达到4.56%。还有,从2010年2月开始到2012年1月,负利率整整两年。月均负利率达1.6%以上。如果以当前居民存款35万亿计算,居民年均减少收入5600亿元。而在2007-2008年的负利率情况比这两年更为严重。如此之高的负利率已经给中国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的严重负面影响。
  
  首先,严重的负利率一定会限制居民收入增长,从而导致对居民消费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这几年,国内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居民消费增长占GDP比重越来越低,严重的负利率是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中国要扩大内需,不改变当前这种低利率及负利率的状况,要达到目标是不容易的。
  
  其次,这种严重负利率也成了一种严重财富转移与掠夺机制。而且是财富少的人向财富多的人的财富转移及掠夺。因为,利率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同样也一种财富转移机制。如果市场是完全的,银行市场出现严重的负利率,居民就可以通过市场方式退出这个市场,另外寻找其他财富保值的途径。但是,中国严重的负利率是政府对银行利率严厉管制的结果。通过这种严格利率管制,使得存款人的利益无形中向贷款人或相关者利益的转移,即把银行债权人的财富转移给银行的债务人。银行债务人往往又与某种权力相关,从而使得这种财富转移与掠夺又可能成了权力人增加财富的工具。
  
  第三,这种严重的负利率也导致了国内很家庭倾向于把储蓄转移到其他投资品上,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近十年中国房地产投机炒作严重,泡沫吹得巨大很大程度上就是与这种低利率或负利率政策有关。因为,房地产投资更多的是通过银行金融杠杆来进行。在严重的负利率情况下,谁融资多,谁获利就越。这不仅激励投机炒作者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得更多的信贷,从而导致整个银行信贷过度扩张,也容易形成整个社会银行信贷饥渴症。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信贷越是扩张,这种信贷饥渴症越是严重。还有,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高利贷泛滥也是与这种银行严重的负利率有关,等等。
  
  总之,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要让货币增长与信贷增长回归到常态,首先就得对这种低利率及负利率有较高的警惕,不要因为某个经济数据有一点变化就让利率向下调整。而是关注当前中国利率水平到底在哪里,特别是要关注这种对管制下利率水平是在哪里?这样的利率水平对谁较有利及对谁较无利?其次,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利率化的程度看上去央行所管制利率十分有限,但实际上中国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仍然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因为,央行管制的是银行直接的信贷利率,或直接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利率管制就容易造成完全扭曲的市场价格机制。当国内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扭曲或失效时,中国经济要想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并非容易,甚至于与该目标越来越远。第三,当前国内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较为重要的就是改变当前低利率或负利率的格局。比如,逐渐上调银行存款利率,放开贷款利率由银行自主风险定价,并由此逐渐理顺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中国金融市场再也不可走向信贷盲目扩张负利率的老路。

人才栏目全新上线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