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人力资源 > 正文

管好企业的生命线

2011年06月15日 12:06建材网

中国玻璃网案例:资金链之痛
  隆源办公家具厂(化名)是一家中小型家具生产企业,成立4年来受当地经济高速发展影响,销售一直持续增长。虽然财务管理相对薄弱,但因为企业一直赢利并高速发展,所以没暴露出什么问题。
  此时一家经营不善的饲料加工厂濒临破产,隆源家具厂的刘总经理早有多元化发展的打算,加之当地饲料加工行业近年来非常红火,收益情况很好。于是,刘总拿出所有流动资金把这家饲料加工厂收购下来。此时隆源的资金链已经绷的很紧。刘总则寄希望于家具厂可以陆续赚钱,而饲料加工厂也可以扭亏并产生效益,逐步缓解财务紧张的状况。
  但事实却并不那么理想,因为对新行业缺乏了解,管理及营销能力很弱,渠道等各方资源又十分匮乏,新厂接手后企业继续亏损。而原有的家具行业此时又遇寒冬,整个行业陷入低迷。此时刘总才感觉到资金不足的压力。于是,开始减少投入,压缩生产成本,这一调整却发现了很多管理与财务上的问题:挪用公款、虚报开销、拿采购回扣等。刘总气愤地开除了几名损公肥私的员工,但企业本没有规范的财务部门与财务制度,而此时市场与内部都出现了问题,靠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治本,于是求助于专业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介入后经过审核发现,问题不仅仅是一些小的贪污行为那么简单,还有企业负债不合理造成的资金紧张与利息损失;固定资产过多闲置造成的资产损耗;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资产流失等。而眼前的市场危机如果不及时解决,后果将更加严重,能解决眼前问题的办法只有两个:
  1、向银行贷款;
  2、卖掉或破产饲料加工厂。
  此时恰逢宏观调控,多数银行只收不贷。刘总的企业平时和银行又没什么来往,此时想贷款看来是没什么希望了。而要把花大价钱买来并精心经营,已经投入很多精力与资金的饲料加工厂进行破产处理,刘总实在接受不了,较后决定将厂子转让出去。但一时没人接手,各项消耗仍然继续着,而两个厂子的市场前景也都没有转机的迹象,而几笔银行贷款马上就要到期。
  这时原行业渠道中的一家经销商因期货投资失败,负债几百万。情急之下低价出货隆源的产品,变现后失踪。刘总的企业损失近80万元,这对一个处于资金紧张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打击无疑是很沉重的。较后刘总实在撑不下去,忍痛对饲料加工厂实施了破产,将固定资产变卖后偿还了银行的到期贷款,度过了眼前的危机。
  刘总的这个决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凭经验判断,如果企业度过了这段时期,饲料加工厂的经营、生产、渠道等步入正轨后,市场前景会非常乐观。但目前却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采取下下策——将充满希望与未来的企业实施破产,这样不仅错失了机会,更损失惨重。此事过后,刘总痛定思痛,对企业财务制度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增设了财务部,并把财务指标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做重大投资决策时也都充分考虑财务因素。
  重要却不被重视的财务管理
  在中国,尤其是中小企业中,都把市场营销工作放在首位,认为搞好市场营销才是企业生存、发展较为重要的因素,于是投入大量,甚至全部精力、资源在市场营销活动上。一些注重管理的企业主会分多些精力在成本控制、人力资源、工作流程等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上。这些都是对的,没有市场企业将无法生存、发展;没有的管理,企业将失去竞争力与原动力。但却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企业重视营销工作是因为它是企业“搂钱的耙子",而管理工作也多围绕着如何强化与维护这个赚钱的工具,但是却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这个企业“装钱的匣子"。结果导致企业赚的钱虽多,但是却不能有效的把钱管理好,利用好,甚至再次白白溜掉。
  我国一些企业中,财务部门似乎只是一个金钱统计与中转的部门,只要能入账出账,对得上账,就算财务管理。对比起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对财务部门的重视、投入与有效的利用,让我不禁要大声的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疾呼:你们该将企业财务纳入经营战略的范畴了。那样才能避免资金链之痛,减少损耗浪费,并且有效使资本为企业经营服务。

人才栏目全新上线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