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 > 人力资源 > 正文

怎样发掘管理企业关键人才

2012年06月19日 06:06建材网

  “关键人才”不同企业的定义或有不同,有些甚至没有正式区分关键人才和普通员工,但我们的研究显示,企业往往采用以下标准选出较的3%~5%的人才:关键人才在各种场合和环境中的表现,总是显著地优于同事。在取得优异表现的同时,他们的行为也堪称典范,体现了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此外,他们显示出在公司职业道路上成长、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卓越能力——且比他们的同事成长得更快、更强。这些人才,往往被用人单位称之为“明日之星”!
  
  工具/原料
  
  随着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核心人才的拥有和保留。那么,对于企业来讲,谁是关键人才?不同企业、不同行业所定义的核心人才并不相同,同一个企业在发展阶段,定义的核心人才也不一定相同,如何鉴别关键人才?是关注这些员工目前的绩效还是关注其未来潜力?当我们了解了谁是关键人才之后,我们又面临如何培养这些关键人才,怎样留住这些人才的问题。
  
  员工资质各不相同,有些人的能力就是比别人强,相信谁都不会对此有异议。大家有分歧的是该不该给关键人才特殊待遇。反对者认为,人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大家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在少数人身上投入过多精力和资源或会导致公司忽视大多数人的潜在贡献。但无论如何,绝大多数公司还是会有意识地甄选关键人才。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的确会在它们认为有能力引领公司迈向未来的人才身上投入更多关注与精力。
  
  大多数公司希望在员工事业的初期识别出有潜质担当重要职位的人才,这些有潜质提升两个或以上级别的员工被认定为“高潜质”。公司也会投入更多资源,以发展这些高潜质人才。可是,根据商业研究公司ConferenceBoard的数据,67%的公司以不同的方法甄选出有高潜质的员工,其中只有15%的公司满意它们的甄选方法。多数用来评估潜质的指标都不够准确,有些甚至比光靠运气来判断还要差。
  
  关键人才四大特征:
  
  通常,有这种眼光的人能将组织利益放在部门或个人利益之前,他乐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并与同事友好协作。
  
  在组织或战略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能较快地拥抱新想法和新思路,愿意投入精力和激情学习新的知识。这类人不会惧怕变化,心胸比较开放。
  
  同理心,又称换位思考,这是指员工能站在同事或领导者的角度感受别人的想法,获得相同的体验。这是所有素质中较难培养,也是较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了一个人具有多大的柔软性,是否能真正欣赏或采纳别人的观点。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够在任何一种新的文化或工作挑战下全身心地投入。
  
  成熟度,过去经历的考验和磨难能让人迅速成熟起来,人生沉淀的越多,在面临新问题时便越能从容地发挥。
  
  步骤/方法
  
  人才培养与公司战略协调一致。潜力取决于环境,因此,关键人才管理计划应与公司的战略相匹配。例如,如果公司的战略是要在新兴市场实现发展,那么它的重点应该是一个更全球化的人才库,以及那些能够灵活适应各种陌生环境的人。相反,如果公司致力于成为低成本领先企业,那么它就应该瞄准那些高度自律,并以结果为导向的人。
  
  认真选拔后备人才。对人才的选拔可以采用提名和客观评估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内部考核,公司还可以听取外部合作伙伴的意见。很多公司不愿意公布“关键人才”的名单,主要原因是选拔流程过于主观或不公正,因此缺乏说服力。有研究表明,让员工知道他们被选为关键人才,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留在公司的意愿,以及他们的生产力。
  
  对关键人才的培养除了正式的培训课程,还应该包括自主学习和其他培训形式,其中较有效的工具就是轮岗体验。轮岗体验可以包括更大管理规模、更大工作范围、从一线到行政或从行政到一线的调动、跨领域调动、新创项目、扭亏为盈、变革管理项目、海外任职等。改变级别、组织部门、工作地点、行业和环境,都有助于管理者成长。
  
  注意事项
  
  很多公司认为,入选“关键人才”库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奖励。但是,那些拥有较佳实践的公司不仅考虑参与具体培养计划的好处,还会斟酌“关键人才”的薪酬。当然,经济激励不应该过多,而且必须符合为公司打造长久优势这一目标。因为金钱等外部激励手段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和渴望获得成就与认可等内部激励因素相结合。

人才栏目全新上线
请选择意向职业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职业,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意向职业
(请需要选择行业站后才能选择意向职业)
请选择意向人才地区 [关闭]
提示:
请认真选择您所希望人才的地区,这样才能好的搜索人才效果!
您最多可以选择5个人才地点